文理学院正式启动新一轮数学基础课教学改革深化行动

发布者:刘续腾发布时间:2025-03-10浏览次数:10

为持续深化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适应专业教育对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文理学院于37日召开专题研讨会,正式启动新一轮数学基础课教学改革深化行动。会议由副院长吉文斌主持,高等数学及工程数学教研室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吉文斌阐述了数学基础课深化改革的思路和总体目标。他强调,数学基础课作为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对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卓越现场工程师意义深远,新一轮教改要坚持“公共基础课程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围绕“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建设目标,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筑牢根基。接下来,吉文斌对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数学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本轮教改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需求,在“学中用,用中学”中有效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重组为“工程数学”课程群,基础模块的“高等数学”要让学生掌握应用型人才所需的高等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应用模块的“工程应用数学”则要以专业典型案例为中心,将数学知识融入工程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要积极探索AI赋能数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数学实验课程升级改造,建设依托“文理馨课栈”智能答疑及自测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他还对高等数学、工程应用数学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案例库建设等工作任务进行了布置。

对数学基础课面临的改革任务,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教学团队建设着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培训、集体备课等方式,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教学大纲修订将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定位教学内容和要求;题库建设旨在丰富考核形式和内容,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材建设将结合学科发展动态和AI技术赋能,编写更具适用性和创新性的教材;案例库建设将引入大量生动、来自企业一线的案例,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情分析与指导则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精准把握,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会议还对数学微专业、考研数学微课程、数学建模专项班、数学竞赛队等年度建设计划进行了讨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团队建设,制定科学计划,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学习路径,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此次研讨会为文理学院新一轮数学基础课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数学基础课教学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助力提高学校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供稿:高等数学教研室

工程数学教研室

审核:董雪静、吉文斌